第二百九十一章家书-《从经营皇家农庄开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当然,你要是自己受不了压力,敢谋反,那杀你没商量,毕竟谋反的例子可不能开,不然,谁都想谋反,那还得了?

    此后又讨论了一些小事,在午时前退朝。

    不到一个月,亲自跑去钱塘县的裴炎就传回了消息,不但搜罗了大族囤积居奇足够的罪证,还搜罗到了李义府收受贿络的罪证。

    武则天当庭下旨,李义府贬钱塘令,囤积居奇的大族,族长及其主犯杀,家人流放漠北,家产充公。

    自从边荒之地繁华起来之后,大唐的流放之地就变成了漠北,流放其实是为了开发,惩罚倒还是其次了。

    这个惩罚其实有些过了,不过王正也没有说什么,如果说李治是钝刀子割肉,那武则天就是快刀斩乱麻了。

    武则天最喜欢的就是抄家,抄家不但可以挣钱,还能解放土地,最重要的是增加人口,毕竟一旦抄家,旁支势必会分家,家奴这些也可以编户造册。

    武则天一朝之所以人口激增,就是这么抄家抄出来的,当然,她也因此被后世骂得最惨。

    听见武则天的旨意,李贤起身行礼说道:“不过是一点钱粮而已,发配漠北已足够惩戒,母后是否能给他们一条生路?”

    上官仪眼中带着笑意,武则天眼中却带着冷意,许敬宗看着李治手指停顿了一下,不由沉思了起来,王正则叹了一口气。

    “既然太子求情,那就给他们一条生路吧,大管事以为如何?”

    王正起身行礼道:“太子仁德,娘娘慈悲,陛下圣明。”

    李治嘴角明显翘起了弧度,武则天点了点头,宣布退朝。

    秋去春来,李治的病情始终不见好转,武则天和李贤之间却渐起隔阂。

    对于武则天的杀伐果决,王正是认可的,对于李贤的仁慈,王正同样认可,律法本身就应该有弹性,可惜这母子两人却走在了两个极端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