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 第十章 东奔西往-《大唐斥候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令狐勇沉默良久才缓缓说来:“嫣儿,我们一路走来,从阳春三月走到白露晚秋,不说经历了多少磨难,可也吃苦甚多,如今离长安不过两百余里了……不管如何,我们先到长安,你不要有什么其他的想法。你双亲将你托付给我,我必然要将你完好无损的交到徐臣手里,才对得起你父母的重托。”

    令狐嫣沉默了,她此刻虽然有情绪,但是觉得亚父说得没错,长安才是此行的目的。

    第二天清早她起来时,令狐勇已将车马准备好了。司马错特意喊屠夫过来做了丰盛的早饭,为令狐勇父女饯行,请纳兰与独孤月一同作陪。

    司马错举杯向令狐勇,说道:“鄙人这些天来对老先生多有冒犯,还请您满饮此杯。”

    “亭长真是周全,成大事者不拘小节,何来冒犯一说。老朽滞留青龙镇这些时日,多亏亭长和青龙镇几位仁义之士相助,小女才渡此难关。今亭长敬我,实在惭愧,我满饮此杯,谢亭长和各位。”

    纳兰与独孤月也纷纷举杯。

    皇甫丹、南宫悦得知令狐嫣即将启程前往长安,都来送行。皇甫丹烤了一包猪排让带上路上吃,用干荷叶包得严严实实,还散发出香味来。南宫悦则拿了一匹蜀锦,本来她要给令狐嫣做一套圆领袍,让她穿着进长安城,可没想到这就要走,就只好送锦了。

    等令狐勇套好车,令狐嫣上了车,送别几姐妹还恋恋不舍,站在驿街上看着马车走远。

    纳兰校尉要回到关营,与令狐勇、阿嫣一起同行。令狐勇赶着车,纳兰骑着马,纳兰问令狐勇将令狐娘子送到长安落脚成婚后,准备去哪里?

    令狐勇仰天望了一下说:“想去见几个故人!然后再翻过秦岭到汉中,入巴蜀,再沿着大江一路往东,回华亭。”

    “老将军活得畅快!”

    此时在车里的令狐嫣说话了:“亚父若要离开我,一人去行走江湖,我就不成婚,跟着亚父。”

    “尽说些孩子话,男大当婚,女大当嫁,天经地义。”

    “可你将我一人留在长安,我想家了,想华亭了,连个亲人都看不到?”

    “习惯了就好了。有了孩子就好了。人都会长大的。你看纳兰校尉与你差不多大,可他哪有你这些儿女情长的。”

    “他是男人,男儿志在四方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纳兰听着父女俩的对话,心中也升起惆怅,便劝令狐勇道:“老将军不妨在长安陪令狐娘子两年,等她熟悉了环境,你再回也不迟。”

    令狐勇听了并未正面回话,而是问道:“校尉可有婚约?”

    纳兰坦然回道:“家母也为我准备了一桩婚事,催促我尽快完婚,可我刚到关营一年,没有寸功,何以谈婚娶大事。”

    “校尉年轻有为,立功是迟早之事。老朽不瞒校尉,我近日在青龙镇所见所闻,事关重大,有恐天下将有异动。校尉作为军人,守土有责,函谷关乃首冲之关隘,校尉定要当心,保住性命,不辜负家中娘子。”

    “老将军,生死之事,小将在早几年的战场厮杀中领教,我也曾手刃与我一般年岁的敌人,也曾经历自己最亲密的兄弟被敌人杀死,……所以,我早已不惧死。天下太平,我就早些成婚生子,天下不太平就在厮杀中等待命运的安排。”

    “校尉说的都是真心话,老朽懂得。”

    而在车中的令狐嫣则听得如一团乱麻。

    不久,就到了分路口,纳兰往东前往函谷关,令狐父女往西赶去潼关。

    秋风中,纳兰翻身下马,令狐勇也从车上下来,两人沉思良久,躬腰拱手,纳兰说了一句:“愿此生有幸再见到老将军!”

    令狐勇则说了一句:“保重!”就起身坐回车上,驾车往西,纳兰则伫立在那里,看到令狐嫣挑开车帘,两行眼泪流了下来。

    此刻,天上有一行大雁飞过,留下一阵“嘎嘎、嘎嘎”的鸣叫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