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六十九章 崔尚书-《汉末昂魏》
第(2/3)页
崔琰再拜。
曹操笑道:“年宴那日,吾本欲举荐季珪为御史大夫,可惜啊,陛下将此事遮了过去,未为季珪求取到合适之位,吾之过也。”
崔琰忙拱手拜道:“丞相言重也,某为丞相看中,多赐高位,心下感激不尽,前者丞相荐吾为御史大夫,琰心中实是惊骇,心中惴惴,直至陛下开口,某心中方松了一口气,丞相,某实难当御史大夫一职也!”
曹操摆了摆手,“以季珪之才,一御史大夫,如何当不得?”
崔琰心中暗喜,正待推却,曹操又道:“不过陛下那边不允,为臣者,却不好强荐,季珪以为如何?”
崔琰心中发苦,面上却道:“丞相所言极是,琰愿听丞相调遣。”
曹操笑道:“如今吾虽被封作魏公,府中职位却未填充,季珪可愿做个尚书?”
崔琰心中苦涩,面上却是欣然应道:“为魏公做事,某之万幸也,尚书之职甚重,琰必竭尽心力!”
曹操大笑,“如此便好,来日吾便令属吏将官袍印绶送往季珪府上。”
崔琰拜谢,曹操又问些闲事,崔琰答的妥帖,不多时便躬身告退。
曹操允之,崔琰自去。
崔琰心中苦叹,尚书,掌管一切文书之事,可以说,尚书是丞相的继任者,但是他在要做的这个尚书,非大汉之尚书也,乃魏公之尚书也。
崔琰长叹一声,这跟想的不一样啊!
御史大夫,三公,几乎是帝国最高层的那一批了,尤其是现在的汉帝……
然而尚书,曹操封地的尚书,其实跟东曹掾没有任何区别,也就是提了提级别,根本参与不到帝国的根本决策中去。
崔琰长叹一声,不行,得接触一下了,反正曹昂走了,只消小心些,定然无碍!
却说曹昂归徐州一路跋涉,十数日方至。
杨修等来迎,曹昂与众人入城,“诸公,这年过得可好?”
众皆称好,曹昂笑道:“年已然过,那徐州大考也该有个交代,来,入府议事!”
众皆拱手拜而称“诺”,随曹昂入官署之中。
曹昂使人从行李中拿出那些卷子,又亲归府中将另一部分卷子取来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