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章 两场战争-《清末英雄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上次不是试过了么?”杨锐看着他笑,顾维钧原来是个地地道道的美分啊。“他们口气大的很,要我们退出欧洲市场,这种谈判是谈不拢的。而且如果签订了这种合约。那是不是苏俄市场也要退出来,还有收音机、电冰箱是不是也不要卖了?

    我们并没有倾销、没有补贴、没有虐待工人——全中国的女子都知道,嫁个工人肯定比嫁给庄稼汉日子过得好。而在客户看来,我们的东西质量好、价格低、款式多、服务更不差。这是完完全全的自由竞争,不可能他们可以自由竞争,我们就不能自由竞争吧?你还是收了这份心吧。就像那什么狼和小羊的故事说的,不管喝上游的水,还是喝下游的水,甚至是不喝水。狼总是要吃小羊的。”

    这一席话说的顾维钧脸红,好在杨锐对此并不深究,他只是接着问下一个问题,“犹太人的处境如何?有没有科学家、研究人员被清出大学和研究所?”

    “总的来说并不太好。”顾维钧收拾心情。开始尽心回答:“皇帝陛下本来对犹太人还想宽容,但去年得知针对他的一起未遂刺杀有好几个犹太人参与后,他就不怎么为犹太人说话了。大部分德国人把战败和通货膨胀的责任推到犹太人身上。他们基本被剥夺了公民权力,有很多职业禁止他们从事。不过这只是一种不成文的惯例,帝国政府并没有针对性的迫害犹太人。”

    “有犹太人离开德国吗?”杨锐问道。

    “这…还不清楚。”顾维钧道。“不过如果离开德国,他们也没有哪里好去。整个欧洲对他们都不太友好,美国现在处于经济危机中,即使会接纳也无法生活。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杨锐点头,但却不再发问。以实际说,犹太人他不讨厌也不喜欢,但问题是,如果与德国交恶,那必须有新的技术人员填充德国人离开后的位置。中华立国的时间还太短,科研人员的综合素质显然没办法和人家近百年的积累相比,如果能把那些犹太科学家弄过来……

    “你帮我关注一些德国犹太人吧。”杨锐不客气的吩咐道,并不说原因。

    “是,大人。”顾维钧当即答应。

    “晚上是欢迎宴会吗?”正事简单说完。杨锐问起了当下的事务。

    “是,大人。按照总理府通知的接待日程,晚上是欢迎宴会。”顾维钧道。

    “通知他们取消吧。”杨锐道。他看着有些惊讶的顾维钧,补充道:“就说我身体不适,推后吧。”

    “那一会他们很可能会让医生来。”顾维钧感觉杨锐还在生气。

    “我自己有医生。”杨锐道。他不在说这个,又道:“少川啊,最近你还听到什么风声吗?”

    “风声?”顾维钧不知道杨锐指的是什么,他想了想道。“大人,我听说……”

    “你听说什么?”杨锐笑问。

    “我听说英德两国正在秘密谈判,是关于两国海军吨位的。”顾维钧道。

    “英国人太平洋不和我们签海军条约,这边却和德国签海军条约,他这是摆明了要挑起两场战争啊。”杨锐道。(未完待续。)

    ps:  注153:《二十世界德国经济史》,p79

    注154:原文为:‘从1932年2月到1938年德国将他的外国债务从190亿帝国马克减少到100亿帝国马克。’同上,p77;另p90页:‘1945年4月20日希特勒最后一次过生日时,敌国债务已高达3370亿敌国马克,而战争爆发时,仅为310亿帝国马克’,由此推断,310—100=210亿帝国马克为内债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