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六章 臼犯之谋-《小霸王孙策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眼下人心涣散,城中的粮食也不够了,再输一阵我们就会彻底崩溃。”蒯越看着傅巽的眼睛,“与其坐以待毙,倒不如以性命博这一注!”

    傅巽摇头道:“异度,不是在下贪生怕死,如我之前所说,我们手中能令孙策心动的筹码实在不多。”

    “一座江陵城,荆州牧的印信,刘表的坟墓,刘琦和我的性命!凭着这些,难道不够我再赌一次?”蒯越喘息着,“这个时候,任何东西我都不惜放上赌桌!”

    建安六年七月初五,江陵城外,江东军军营。

    孙策临桌批阅公文,手中走笔如飞,坐在一旁的周瑜将长琴横摆在腿上,若有所思的拨弄着。

    甘宁掀开了中军大帐的帘子禀道:“主公,江陵城遣使来见。”

    周瑜手上不觉微微用力,长琴的琴弦竟然一次崩断三根。

    孙策怔了一下,周瑜精通音律,对乐器一向爱护有加,这张长琴是他心爱之物,就算天气如何干燥,也未曾见过一次断三根弦的情况。孙策将笔搁在一边,舒展了一下筋骨,笑道:“公瑾最近是有些懒散,此琴疏于保养,断弦也属正常。”

    坐在周瑜对面的贾诩拈须微笑道:“闻弦歌而知雅意,公瑾断弦之曲,令人听出夙愿得偿的意味。”

    周瑜抬眉笑道:“文和先生果然敏锐,可称是在下的知音。”

    甘宁是叱诧疆场的豪杰,不耐烦听这些不相干的对答,再向孙策请问道:“主公,江陵城来使在外等候,见是不见?”

    “见,当然得见。”孙策冷笑一声,“虽然他们已经没有什么筹码可以用来与我们谈了,但我的确很有兴趣看看蒯越这次还能耍出什么花招。”

    甘宁领命出帐,向等候着的傅巽一拱手道:“我家主公请先生入帐相见。”

    “有劳将军了。”傅巽整了整自己的衣冠,正准备入帐,却被甘宁拖住了胳膊。甘宁手上暗暗用力,故作凶狠的低声道:“先生,前几日我曾教贵军一个名为张奎的使者死得惨不堪言,只因他想要刺杀我家周公瑾将军。”

    傅巽虽然名为监军,但何曾见过这等阵势,一时间面无血色,口不能言。

    甘宁忽的展颜一笑,脸上戾气尽去:“先生,说这些没别的意思,前车之鉴,跟您分享一下。请先生自重。”

    “多谢将军提点,在下明白,在下明白。”傅巽急忙低头行礼。

    甘宁松开了手,将大帐的帘子卷起,挂在门框上,向傅巽比了一个请的手势。傅巽定了定神,躬身进帐,向帐中三人施礼道:“荆州东曹掾、江陵监军傅巽,拜见君侯、周将军、贾先生。”

    “素闻傅公悌瑰伟博达,有知人之鉴。今日得见高贤,大慰平生。”孙策微微起身还礼,“在下原来不知公悌竟有豫让专诸之勇,曹沫荆轲之能,否则怎会来我营中行刺杀之事?”

    “君侯取笑了。之前蒯太守一时鉴事不明,为小人所误,得罪了周将军,至今仍痛悔不已,故特命在下向君侯及周将军致歉,同时约定献城投降等一干事宜。”傅巽从怀中取出一张装裱精细的布绢,呈上前去,“这是蒯太守亲笔所写的降书,请君侯过目。”

    孙策接过布绢展开,见上面写道:

    “荆州江陵太守蒯越,拜上吴侯、讨逆将军:

    越受刘氏厚恩,本当与江陵共存亡。然以今日事势论之:用江陵一城之兵,当江东百万之师,众寡不敌,海内共见。江陵将吏,无论智愚,皆知其不可。在下不顾生死,与将军相抗,非自负其能,欲以卵敌石,盖追刘氏厚恩也。日前荆州牧新丧,刘琦小子,不顾孝义,自立为一方州牧,擅作威福,有功不赏,无罪受刑。越系旧臣,见荆州有累卵之危。心实恨之!伏闻吴侯诚心待物,虚怀纳士,越愿献上江陵,率众归降,以保一方安宁。泣血拜白,万勿见疑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