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五章、神奇雕工的铜镜-《文艺天王》
第(3/3)页
至于隋唐铜镜,较前代又有了新的展。在铜质的合金中加大了锡的成份,在铜镜的质地上就显得银亮,既美观又适用。
到了宋金元的时候,铜镜的制作工艺就没有什么大的突破了,大多都是延续了汉唐的风格,只是多出了一些历史故事铜镜等等。
近些年来,收藏铜镜的人也是在不断的增加,价格更是逐年上升,一个品相不错的汉唐铜镜,拍出百万的天价都属正常,而一些有传承的镜子,更是在千万以上。
如果谁能将那两半破镜重圆故事里的铜镜找到,恐怕单是以那故事背景,其价值就不可估量了。
按照铜镜的展史,习青几乎可以断定,这块铜镜绝对应该是隋唐时代的,原因很简单,佛教就是从汉末五代之后传入到的中国,并且在隋唐时期得到了展。
能将观世音菩萨的佛像,如此费劲心机的用铜镜研磨纹路表现出来,恐怕除了佛教盛行的隋唐时期,再也不会有人花费这么大的功夫了。
这真的是一个厉害的工匠,只是习青不知道这块堪称奇珍的铜镜,为何会流落到了国外?并且这么多年以来,也没有被人现其中的玄虚。
“跑到国外来淘弄自己国家的宝贝,习青真是无语了,不过能够带回去这件宝贝,应该是不错的……”
习青自嘲的笑了笑,虽然从文物的保存上来说,那些敦煌的经卷和眼前的铜镜,留在国外未尝不可以保存的更好,因为在国内那十年动乱中,不知道有多少文物化为灰烬。
但是从心理上而言,习青宁愿收藏在国外博物馆里的那些宝贝被焚烧殆尽,也不愿意从别的国家看见自己国家文明的展历程,不是因为别的,那是一种无言的嘲讽,提示着百年前中国所承受的那场耻辱,而这,是习青最不想回忆的痛处。
“我想问一下先生,这块金属铁片,什么价钱?”
习青摇了摇头,收回思绪之后,拿着铜镜对约瑟夫扬了扬,他这是在欺负约瑟夫不懂这玩意,故意把铜镜说成了金属铁片。
“哦,不,这位先生,这可是贵国的镜子啊,在我们国家,也有这样用金属制造的镜子,价格十分贵的,这绝对不是你说的铁片……”
约瑟夫强调着,习青没想到约瑟夫还懂点这东西的知识,不过听他的话音,了解也不多,当下就说道:“约瑟夫先生,好吧,就按你的说法当是镜子好了,但是您能从镜子里面照出自己来吗?”
习青的话让约瑟夫有点语塞,那青铜镜面虽然光滑,但是由于氧化的原因,镜面变得有些模糊,最多只能照出个人影来,根本看不清人的轮廓,和国外那些十六七世纪制作的金属镜子,的确有很大的区别。
说老实话,国外对于艺术品的定义,除了书画类的之外,很讲究实用价值,而这块铜镜背面锈迹斑斑,镜面模糊不清,一没有艺术鉴赏价值,二没有实用价值,摆在房间里都掉份,约瑟夫实在找不出话来反驳习青。
“这,但这的确是个宝贝的,您还是要多出一点钱。”
“约瑟夫先生,如果您把它当成是个宝贝,那还是自己留着吧……”
习青见到约瑟夫站在那里,面色犹豫不决,也不说价钱,遂把手中的铜镜扔在了桌子上,当然,不是镜面朝上的,因为习青怕破坏了那观音像的研磨纹。
“2ooo欧元,如果您能出到这个价格,我就把它卖给您……”
约瑟夫咬了咬牙,说出一个他心里比较高的价位来。
可是这个价格,他自己说出来,都有些底气不足。
“您说的是2ooo欧元吗?我没有听错?”
习青微微皱了下眉头,2ooo欧元也就是2万rmB左右,不谈镜子里的玄奥,单以这块铜镜的品相而言,微微有点贵了。
但他的表情,夸张到叫约瑟夫觉得实在是宰了猴子。
“哎,这个价格不高了,他的来历很神奇的。”
“是吗?看起来您还要给我编造一个故事了,那好吧,您先好好想着这个故事,我不行就走了。”(未完待续。)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