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所以直到现在,大明的出口国中,清国所占的比例,依然很低。 这也是大明为何迫不及待,要收拾清国的重要原因之一。 不过清国的上层人士,对外来事物,倒是抱着尝鲜的形体。所以火柴在上层社会,变成了奢侈品。并且流通性,还不算低。像京师的皇亲国戚、官宦之家,都用这东西显示身份。 即使后来打火机也传入清国,火柴那极具鉴赏性的包装盒,也依然是上层社会青睐的对象。 但因火柴是舶来品,所以清国人,约定俗成的称其为洋火。 这和二十世纪中·国人对外来事物的称呼,一模一样。 在他说完这句话后,公主似乎看出了什么不对,马上否决道:“不对!这不是洋火。我进宫的时候,见如妃娘娘在皇上跟前,用过这东西。”。说到这,她又看了看天花板。冥思苦想了几秒,才恍然大悟道:“我记起来了!这是洋烟。”。 “如妃娘娘?皇上?”,刘易斯听到了关键性的字眼。公主意识到自己口误,马上闭口不言。丰绅殷德面色一紧,赶紧解释道:“我内人原在宫里当差,年初才托人,从宫里出来。”。 刘易斯虽有疑问,但看到身旁多了两个明显看他眼神不对的彪形大汉后,马上改口道:“不错不错!禄夫人,果然好眼力啊!”。说着,就抽出一根,递给丰绅殷德。 虽然在法律层面,大明能极大的遏制鸦片的流通。但是因暴利的存在,还是无法制止某些利欲熏心的商人,徇私枉法,暗中走私。 也是这个时代,科技条件太过落后。使得大明,无法做到后世那样,对各个入境通道,进行严密把关。对市面上的鸦片,进行全方位监控。 到底大明的地域面积太广阔了,出海口又多。监控起来,所耗费的人力、物力,实在太大。 所以大明就想出了一招釜底抽薪之计! 具体的作法,就是用香烟,代替鸦片。从而让人,失去对鸦片的生·理与心理需求。 尽管香烟在精神方面,香烟没有鸦片那样显著。成瘾性,也相对较低。但口感,并不比鸦片差多少。且最为重要的是,香烟对身体的伤害,要比鸦片弱上百倍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