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一章 决战(十一)-《混在1275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那些膀大腰圆的掷弹手平时没事都能帮着火炮都找炮弹箱子,单手掷弹三十步远是基本要求,二十步自然不在话下,一声令下,数百颗手_榴弹飞上半空,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,飞过双方军士的头顶,落到敌军的大队人马当中。

    “轰轰轰”

    战场上空被大片硝烟弥漫着,遮住了双方的视野,前方二十步左右的的区域,变成一个弹片横飞血肉模糊的死亡地带,不等硝烟散去,弹片还在头顶“嗖嗖”飞过,军指用力咬下嘴里的铁哨子。

    “啾啾”

    尖利的哨声盖过战场上的嚣闹,完成了上弹动作的军士纷纷爬起身,端起火枪朝着前方射击,“呯呯”的枪声响成一片,持续不断地加速死亡的过程,就像一个巨大的旋涡,不断地吞噬着生命,在他们两侧,第三军、第四军、第五军全数与敌交火,战场一下子扩大数倍,敌人的增援不断地上来,像是永无止境一般。

    “传令,射声后厢自榆河关出击,掩护前厢的侧翼,忠武军突破太平庄之后,左右两厢立刻前进,越过太平庄,向敌军的侧后迂回,看看能抓住多少敌人。”

    飞行器传来的画面十分震撼,可是哪怕升到极限,也无法勾勒出整个战场的全貌,从天空看下去,敌人的兵力连成一条长长的黑线,不知道有多少人正朝这里赶来,激烈的战斗也意味着后勤压力的大增,特别是炮弹和手_榴弹,消耗得极快,上万民夫在几十里长的战线上来回穿梭,赶着同样数量的骡马,将弹药源源不断地送上前去,几千女子背着担架往回拉伤员,这些无比真实的画面,让刘禹想起后世战争片里的一句话。

    淮海战役的胜利,是无数辆手推车推出来的。

    当然了,那说明人民群众对于解放军的支持,而他却基本上得不到这种支持,所有的民夫都是从后方跟随而来的,那些女人也是无家可归者居多,正因为如此,他才要用一场泔畅淋漓的胜利,在举目皆敌的敌人心脏地带打开一个缺口,一举建立起北伐军无敌的形象。

    一个时辰之后,太平庄主阵地传来了胜利的消息,也让郑镇国等人松了一口气,说实话,站在这么大的屏幕前面,看着这么真实的画面,比亲临前线还要让人紧张,因为有劲使不出,他憋得难受。

    “说是一个时辰,就是一个时辰,忠武军的战力不差啊。”

    “某看也是,这样的烂仗,几乎尽是贴身肉搏,手雷就在眼前炸响,这哪是不要命啊,简直没当一回事儿。”

    刘禹听着他们的赞许,同样点点头:“这支队伍与鞑子打了三年多,哪一场不是以命相搏,他们不怕死,但咱们不能让人家去送死,你们瞧瞧,这一仗打下来,光是盾牌就炸坏了上千块,两百多万人民币呢,还有手雷,扔出去三万多?销毁价也不老少了,不过,打得好,要向全军通报表彰。”

    郑镇国等人已经习惯了新军的制度,特别是这种即时的奖励,也就是所谓的通报表彰,比如赫赫有名的前厢第一军,就在好几场战事中都得到过这种表彰,不过一篇文章几句话,便让整个军队的士气高了一层,一个赛一个地比较,如果能得到主君的亲口表彰,比分得财物田地女人还要值得夸耀,通过一次次的表彰,慢慢地在军士们的心目中,建立起一种名为“军人荣誉”的精神力量,这种力量会让他们为之不惜付出生命,视怯弱为耻辱,像瘟疫一样在军中传播起来。

    “主君要向全军广播么?”

    刘禹下意识地“嗯”了一声,马上就有人为他设置好频率,把调音台上的开关打开,捏着高保真的麦克风,他在心里酝酿了一下,正打算开口,突然想到了什么,又把开关给关掉了。

    “备车,我要去太平庄。”

    “主君要去前线?那这里怎么办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